0591-87585506
江蘇省無錫市被稱為“物聯網之都”。“物聯網﹢執行”是無錫法院的一張閃亮名片。
近年來,無錫法院加強與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的合作,持續深化物聯網技術應用,將前些年率先研發運用的物聯網電子封條、物聯網查封財產監管系統和物聯網稱重系統“三大利器”,從“單個應用”走向“融合應用”,從“執行措施”延伸至“保全措施”,將善意文明“活查封”轉型為“活企封”,為被執行企業釋放更多產能活力和增值潛力,實現“物聯網﹢執行”到“智能化﹢善治”的跨域。
■電子封條實現貨物無死角、全封閉監管
“王總,A公司欠咱們那么多貨款,法院說讓他們分期付款,他們要是跑了怎么辦?”
王總慢悠悠地打開手機,調取出被執行企業的現場監控情況說:“看到沒?查封的貨物還在原地,他們剛剛又進了幾批貨,看來欠咱們的貨款也快到了……”
“視頻中申請執行人手機上裝載的是無錫法院查封措施的新利器——新型主動式電子封條。”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綜合協調處處長繆星介紹,“相比舊版的物聯網電子封條,新型主動式電子封條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遠程自主喚醒與查控功能,無論是法官,還是申請執行人,都能通過微信小程序實時查看監管情況,保障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不受影響。”
在某工廠倉庫,繆星演示了新型主動式電子封條。這種電子封條無論是針對小型設備還是大型工廠,都一覽無遺,精準還原人員、財產的流動情況,將傳統的“被動式活封”提升為“高智能活封”。
宜興市人民法院執行局遇見過這樣一起案件:法院拍賣查封的一批電子元件后,買受人提出取得的電子元件數量與拍賣前看樣時的數量不一致,認為是法院組織拍賣看樣時丟失了部分,向法院主張返還拍賣款差價10余萬元。
“買受人提出時我有一點發懵,但轉念一想,我有‘神器’在手?。?rdquo;執行法官李明哲笑著說。
原來,在宜興法院組織查封時,該批電子元件就存放于被執行人在廣東深圳承租的辦公場所中,辦公場所人來人往,為了保障查封物品的安全,法官決定使用新型電子封條。
果不其然,拍賣前看樣環節,僅一天就有近40批意向買受人前來看樣,而電子封條則實時監控整個看樣全程,并同步上傳至后臺。
面對買受人的質疑,法院調出后臺儲存的實時監控畫面,同時向買受人進行釋明:有電子封條的實時監控,任何進入監控區域的人員和行為都會被如實記錄下來。在電子封條固定的證據面前,買受人最終承認是自己清點有誤。
“對查封標的物的監管是執行工作的要點和難點,稍有不慎,就有損債權人權益。新型電子封條還能實時傳輸現場圖像至手機等終端,有效提升效率,解放人力,降低成本,加強財產安全防控。”繆星說。
據介紹,無錫法院目前正探索將新型電子封條應用于非房產的司法網絡拍賣中,買家能夠切身體驗到查封資產“活起來”的生動場景,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競拍,最大化實現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數智系統實現倉庫無人化、安全化監管
“轟隆”一聲巨響,近百噸的硝化廢料發生燃爆,瞬間火球騰空而起,爆炸聲伴隨著熱浪,連同滾滾黑煙,撲向正要逃生的人們,不少人被爆炸的沖擊波擊昏……電視劇《江河之上》中,一起化工廠污染環境案件因為硝化廢料被非法轉移釀成的悲慘一幕,令人唏噓不已。
在無錫,法院又是如何處置被查封的危險化學品的呢?
“某公司停工停產,滿滿一倉庫的?;放c易燃易爆品,無專人看管,又是夏天氣溫高的時候,公司欠繳水電費,隨時有可能停水停電,一旦出現泄漏或者爆燃事故,后果不敢想象。”新吳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趙玥瓏告訴記者。
趙玥瓏說的是無錫一家化學加工型企業,因涉及多起訴訟,新吳區法院查封了該公司倉庫內的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
倉庫的水、電、溫度穩定是防爆防燃的重中之重。新吳區法院執行局與物聯網公司取得聯系。雙方制定了“外掛非侵入式實時監測方案”,即對系統電力供應安裝物聯網網關,實時監測企業供電情況,防止整廠斷電造成原材料溫度環境發生變化。對水管道安裝物聯網感知卡,實時監控冷卻設備的工作狀態,如水循環異?;蛩疁禺惓I呒粗鲃訄缶?/span>
趙玥瓏介紹,系統運行的兩個月內,實現了對水、電、環境的全天候監測,保證了對?;返陌踩O管,最終實現全部?;返捻樌幹谩?/span>
對于體量大的物品處置,無錫法院查封動態監管也有新突破。
江陰某鋼管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無法按時還款,被江陰市人民法院查封鋼管6334噸,涉案總金額1488萬余元。這樣一家被查封的企業,人員、貨物進進出出暢通無阻,生產經營有條不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家企業被查封標的大,但還有很好的生產經營能力。如果對整廠原材料、產成品查封,必然導致原材料無法生產,產成品無法出庫,時間長了,企業也就‘壞’掉了。”執行法官吉祥說。
針對企業及查封物品的特殊性,江陰法院應用“物聯網重量位置感知系統”,在廠區倉庫進出口安裝智能視頻系統、車輛號碼識別系統、地磅稱重系統,對進庫和出庫的車輛進行稱重和識別,并將數據上傳到后臺管理系統,實現對倉儲貨物的動態監管。
同時,廠區倉庫頂部還安裝了魚眼式電子封條,整體實時查看倉庫存貨、待發貨物資概況。一旦發現異常,可以開啟或關閉鐳射燈進行提醒,督促企業合規合法生產經營。
在無錫中院執行指揮中心,能夠實時查看到企業進出貨物重量變化情況,法院可以根據企業履行債務情況,在物聯感知數鏈平臺上一鍵調整查封警戒線噸數。一旦倉庫內的貨值額度低于設定的查封警戒線噸數,平臺就會自動報警,提醒法院采取相應措施。
據介紹,目前江陰某鋼管公司已將涉案債務履行完畢,債權人權益全額兌現。
江陰某鋼管公司負責人殷某感慨萬千:“感謝法院的‘活查封’,讓我們能夠正常生產經營、資金流轉,給了企業重生的機會。”
■物聯感知實現貨物從采購、運輸到倉儲全鏈條監管
深夜,已近零點了,上海市寶山區毛家路8號,上海某公司倉儲庫門前,一輛輛呼嘯疾馳而來的車輛匯集于此,人群從車上涌下,還有人在指揮大型車輛卸載集裝箱堵住大門……
這并不是影視劇劇情,而是2023年9月下旬發生的真實事件。
這是一個大型的倉儲庫,無錫某供應鏈管理公司2253.68噸鋼卷就存放與此,因為該供應鏈公司陷入多起糾紛,這批鋼卷已進入訴前保全階段,在該倉儲庫內部分劃定區域全程實施物聯網監管。
當天,新吳區法院接到物聯網公司通知,數鏈風險監管機制發出預警,提示該倉儲庫的所有人上海某公司的關聯公司存在訴訟及債務糾紛。廠區大門、倉庫門已被管理員關閉,車間斷電,原有監控設施也失去作用,為防止該批物資遭到哄搶,新吳區法院執行人員第一時間趕赴上海,準備采取更換場地保管的訴前保全措施。
這一過程中,債權人之一區某召集人員圍堵了廠區。“這些鋼卷都是我送來的貨,公司付不了貨款,今天我就要把貨物都運回去!”區某大喊,并指揮人員將大貨車開進倉庫,準備將涉案鋼卷裝進貨廂。
執行人員加以阻止,并向其告知這不是上海某公司的財物,只是暫存在倉儲庫的無錫某供應鏈公司的物資。
“我前幾天剛給他們送的貨,這批鋼卷肯定是我的!”區某很激動。
“就是,貨都在倉庫里,不能法院說是誰的就是誰的。”還有一些人在附和。
“這個不難,我們可以證明。”法官助理邵景打開手機及隨身筆記本電腦,“我們在查封保全這批物資時,應用了出入口控制、貨物識別等物聯網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在倉儲庫的出入口及查封貨品上方都安裝了監控設備,貨運進出情況清晰明了。”邵景一邊講解一邊指出設備的所在,并向人群展示監控畫面。
通過監控畫面看到,物資進入倉儲庫后,搬運過程中使用高精度的叉車、行車能夠實時監測、標識貨物作業重量、落吊位置和存儲區域。鋼卷入庫后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它的運動軌跡都會被記錄,相應的重量也會有標注。邵景耐心地講解:“你們看,電腦屏幕上顯示的運動軌跡,是不是與現在的位置相匹配?所以,這一批鋼卷是法院查封的無錫某供應鏈公司的,而不是你送的貨。”
“還真能證明,法院的查封這么高大上!”有人竊竊私語。
“在此,也向大家說明,哄搶物資是違法行為,是要承擔相應法律后果的。”執行人員趁熱打鐵進行法律釋明。
感到區某還有些猶疑,執行人員與其通過反復比對,確定爭執的鋼卷并非區某送來的,從而有力地阻止了債權人哄搶物資的行為,涉案鋼卷順利更換場地保管。
繆星介紹,物聯感知數鏈平臺可以記錄物資從采購、運輸到倉儲完整且連續的全過程,與采購單、付款單、運單、倉單、提單等憑據緊密關聯,即形成了不可篡改的物聯網證據記錄,全鏈條監管企業材料采購、物流車輛過磅、成品生產倉儲等環節。即使企業陷入多個訴訟,也可以保證貨物物權仍然清晰明確。
“監管跟著物權走,查封伴著企業活,‘活企封’模式賦予了執行案件更多可能。實現了被查封企業既能繼續正常經營和保障員工就業,又能將經營效益歸還債權人的雙贏局面。”無錫中院執行局副局長朱藎說。來源:人民法院報